文件名 booklist-communication-psychology 对于超长单词的简写方式:c11n p8y,11和8意味着中间省略了 11个和 8个字母。
一、沟通前先心理热身, 没有谈不成的事、聊不来的人
同理心:感情的共鸣是沟通的润滑剂
所谓同理心,就是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态度和思路。 同理心的理解有三种:一是尝试采用另一个人的观点,将自己的意见放在一边,同时试着去了解对方;二是贴近地去体验别人的感受;三是真诚地关心对方的福祉。
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包括心理、情绪、态度和感受。对待沟通,有句话很重要:先处理心情,再处理事情。
从众心理:从众,让人不假思索地认同你
所谓从众心理,指的是人们在受到其他人或者其他人群的行为影响之后,不由自主地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,最终做出符合大众要求的选择。 很多情况下,人们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,就是”随大流“。
在过马路的时候,如果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,就不会有人闯红灯;如果有个人带头闯红灯,就会有很多人跃跃欲试,甚至紧随其后。
人们总是怀着侥幸心理,觉得法不责众,因而丝毫不担心为此会受到责罚,这个是从众心理的负面作用。
很多情况下,我们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和灵活运用从众心理,达成自己的目标,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,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,我们要保持理智的思考,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折中心理:一切能否如你预期的那般
所谓折中心理,其实就是一种让步心理。 把握好这种心理,就能够在沟通的时候让自己处于主动的位置,提前预判对方下一步的心理活动。
如果我们先知先觉,掌握好这种心理,就能控制自己的沟通情绪,影响或者引导他人的沟通情绪,使自己在这场语言的博弈之中处于有利位置。
猎奇心理:与其求着听,不如晾着说
所谓猎奇心理,通俗地说,就是好奇心。每个人都有好奇心,为了满足好奇心,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要了解真相。
猎奇心理虽然是好奇心,但是依然与好奇心有明显的差别:好奇心是天生的本能,猎奇心理有强迫的意味。不是他人强迫,而是我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强迫自己。所以猎奇心理比好奇心更加强烈、更难以控制。
虚荣心理:满足虚荣心,沟通更顺畅
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,对自己缺乏自信,却总是想要与他人攀比,只有比得过他人时,才能够充满自信。在与这种虚荣心强的人打交道时,我们不要随意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虚荣心,即使知道他们的虚荣心下掩藏着自卑,也不要揭穿他们,而应该顺应他们的心思,给予他们更多的赞美和鼓励。
我们在社会中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,只有保持一颗淡定、平和、宽容的心,我们才能接纳他人,从而帮助自己打开他人心扉,与他人建立友好交往的平台。换一个角度说,当你对他人吹毛求疵时,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。
优越心理:让人们不再斤斤计较的秘诀
所谓优越心理,顾名思义,就是觉得自己比他人强大的心理,也表现在自己的各方面条件比他人好。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,人们往往自高自大,这会限制个人的发展,但是优越心理也有积极的一面,那就是当一个人高高在上地对待另一个人时,他就会变得很宽容,不会斤斤计较。
成全别人的优越感,是良好的沟通手段。可以从两方面入手:
一是降低姿态,谦虚处事。
二是赞美对方,和谐气氛。
互惠心理:一举两得,何乐而不为
在工作和生活中,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仅凭一己之力,就能完美地完成很多事情,因而我们必须要学会求助于他人,尤其是在遭到他人拒绝时,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,而是找出对对方有利的事情,与对方互惠互利。
他们心中普遍有这样的想法:给予是一种责任,接受是一种责任,偿还也是一种责任。偿还的责任不仅减弱了我们选择施恩者的能力,还把这种权利交到了对方的手里。
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职场,人情越来越淡漠,很多人之间的交往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,这其实无可厚非。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如果我们与他人成为利益共同体,通过同一件事情结盟,那么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坚不可摧。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请求他人帮助会显得理所当然。
抓住对方的互惠心理,就不会在交际沟通中惨遭拒绝,而是让对方欣然接受你的请求;
一个人硬塞给我们的好处,也一样容易触发我们的亏欠感,互惠原理已经在人们心中成为了思维定式;
人们为了消除令人不安的亏欠感,往往会付出比先前所得恩惠大得多的恩惠作为自己的回报。
权威心理:专家让人站一队,权威更有说服力
在企业中,领导可以利用”权威效应“去引导或者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,提高工作效率,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。
在教育中,尤其是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,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”权威人物“,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人生阅历都有绝对的优势。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,在学生中确立自己的权威。
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,适时地引用专业人士的言论更能使人信服。
二、顺畅沟通,牢记八大基本原则
人际交往的基础,尊重心态不能少
良好沟通的前提,微笑以对很重要
适时倾听姿态好,然后发声效果妙
浮躁心态不可取,耐心更能动人心
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
营造良好的氛围,交谈才能获双赢
察言观色再发声,有效沟通巧促成
话题找对是关键,让沟通事半功倍
三、读懂肢体语言,让对方传递出的信号为自己所用
读懂眼神,才能探查人心
适时点头,表达关注与欣赏
频频点头,也许意味着厌烦与催促
水杯摆放,位置丈量心理距离
座位变动,助你不动神色施压于人
脚尖指向,窥探他人心理秘密
频繁看表,暗示应该结束谈话
四、攻心有术,用正确的钥匙打开心门上的锁
运用正确的称谓,拉进彼此的距离